【第一週】學校好好玩

第一週活動照片(點此連結可觀看) 

開學第一天,老師帶著孩子認識一日作息,在上廁所、洗手、用餐時段,放慢節奏說明步驟與注意事項,希望孩子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慢慢培養好習慣。我們晨間集合時間會進行例行性的看日曆報讀日期、點名活動,希望讓孩子從生活中,潛移默化地認識常見的數字,了解其代表的意義,這學期的主題為「好玩的數」,便會由孩子生活經驗中發展出各種數的遊戲和活動,包含數、量、形、邏輯的概念。

這週我們一起欣賞了繪本《動物模仿遊戲》,繪本裡不同動物組合成充滿想像力的食物、物品,例如:企鵝和熊一起變成車子、青蛙和兔子一起變成紅蘿蔔、蛇和熊一起變成鬆餅……,看到中間,孩子開始會試著想像接下來的動物會變成什麼呢?看到結果再一起哈哈大笑,非常有趣。

老師也介紹了教室裡的學習區,在語文區中讓孩子了解書本的擺放及圖卡的使用方式,還有許多仿寫字、認國字、認注音的學習活動,讓孩子可以在日後學習區活動時間進行練習;接著介紹了美勞區,老師安排了許多工作盤,除了了解拿取工作的規則,也讓孩子知道每個工作盤要做的工作目標,例如:完成簡易剪紙,並塗膠水貼白紙上進行進階彩繪;玉米積木創意製作;可愛印章蓋印圖卡;規律圖案仿畫……,讓孩子可以嘗試各種不同形式與素材的美勞活動。

我們還一起玩了「捏麻糬」的遊戲,孩子圍坐一個圈,跟著老師的口令「如果你要吃麻糬,首先你要捏一捏;如果你要吃麻糬,首先你要敲一敲……」,幫前面的同學捏捏肩膀、敲敲背,孩子被按得很舒服,卻也被搔得好癢而笑個不停,透過輕鬆、歡樂的肢體遊戲拉近孩子間的情誼。

  我們預計以孩子的臉來製作學習區名牌,老師先請孩子觀察小小模特兒沂甯,讓中小班孩子清楚五官的空間配置,接著將具體實物轉向圖像,老師在畫紙上示範畫下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頭髮,這樣的引導過程確實讓班上孩子幾乎能成功畫出完整的臉,大班的孩子則是能更細膩地畫出自己的特色:不同髮型、戴眼鏡、不同臉型……,完成後的畫作都非常童趣可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