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先了解孩子的先備經驗,發現孩子們還不理解奇數、偶數與門牌之間的關係,孩子猜想復興國小是2號,隔壁房子應該就是1號或3號,我們帶著孩子到華興街兩側騎樓觀察門牌號碼,並在老師準備的任務紙上完成記錄,透過實際踏查的方式加深孩子的印象。
這次社區踏查尋找門牌的活動,請大班孩子負責書寫記錄號碼,中小班孩子則是負責觀察並試著報讀數字,兩兩一組的大班孩子很能合作,除了完成自己的部分,也能協助提醒夥伴記錄,能做到共同完成同一目標的任務。
我們一路認識門牌號碼,一路預測下一間的號碼,孩子慢從連續數字開始跳脫,會猜想其他可能的數字,回到班上,我們可以再整理這些印象和經驗,歸納出奇數偶數的概念。中小班幾位孩子在認讀數字的能力很不錯,亞蕾、珈希、奕杉都能很快讀出2位數或3位數的門牌號碼,後謙在這次活動裡也展現很高的參與動機,幾次都能嘗試回答,並且回答正確。
跟著孩子一路探訪,也有許多發現和問題:92號隔壁居然不是94號,予昊可以唸出門牌是「92之1號」,予昊猜可能是他們不喜歡94,所改變了號碼,我們也將問題留回教室再一起討論。另外,翊臻發現全家便利商店擁有兩個門牌號碼(146號、148號)。美廉社隔壁大樓只有一組門牌(105號),再隔壁的店家就跳了好多號碼(97號),雖然宥任從大樓玻璃門發現裡面還藏著一個103號,但中間的數字跑去哪裡了呢?帶著孩子完成的記錄和這些好奇的問題,我們回教室後進行團討與整理。
.jpg)
.jpg)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