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我們看了五味太郎《數字在哪裡》這本繪本,裡面出現生活中各種數字:高速公路速限、時鐘、電話號碼、月曆日期、旗子上名次、溫度計、體重計、價格牌、門牌、對號座位、記分板……。孩子對每個出現的物品都很有共鳴,老師分享室內拖鞋上也有數字尺碼,還有教室內公用衣服上的尺寸數字,玄安看著「120」可以讀出一百二十,老師解釋衣服尺碼的種類,有用身高來分、用奇數或偶數來分,孩子們也分享著自己的生活經驗。子諭、珈希、紫妘、亞蕾可以背出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亞蕾還知道家中汽車的車牌號碼,能發現有些孩子覺察到身邊數字的存在,我們可以進一步帶著孩子理解數字代表的不同意義。
請孩子們將有數字的物品畫出來,大班的孩子多能聚焦畫的主題,畫了時鐘、日曆、冷氣、手機……,宜茜還記得我們昨天看過的繪本,畫了衣服,仲均說要畫鞋子,幾個孩子較無法具體畫出指定主題的圖案,老師請他們到教室找找有數字的物品,先從具體實物去感知數字的存在。
接著我們走到校園裡,看看數字躲在哪裡?後謙發現飲水機有1、2的標號,子諭說上面還有代表溫度的數字,數字越大代表越熱;奕杉發現家庭教育中心的宣傳大海報上有一組數字,原來是電話號碼;宥任觀察力很敏銳,發現好幾處的小數字,也發現了學校平面圖上有班級縮寫數
字,予昊指著遠處操場旁的菜圃牆邊有大大數字標示區域;跑道上也有數字喔,讓跑者區辨自己跑的路徑。綜觀孩子觀察、覺知生活中數字的能力,予昊、子諭、宥任的專注力和敏銳度都很不錯,且在思考、推理方面能有更深入的推進。
老師準備了認識1-10的遊戲字卡,孩子要在眾多數字中找出指定阿拉伯數字,再用透明圓幣蓋上,每個數字都藏著10個相同的數字,兩個孩子合作完成遊戲字卡的任務,除了「認數」,也要「數量」。而在區辨7和1的時候,有孩子發現他們相似的地方,我們在白板上寫寫看,讓孩子更清楚。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