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在班上進行歌唱比賽初賽,老師先和孩子一起討論了觀看比賽應該遵守的禮貌守則,除了觀看比賽保持安靜,也要記得在參賽者演唱後給予鼓掌,老師觀察到孩子幾乎都能在比賽過程中做好自我管理,認真投入欣賞台上的演唱者,老師也在賽後和孩子分享,如果在其他表演場合,也是要遵守觀看禮儀,才能有好的觀賞品質喔。上台演唱的孩子有的很害羞,有的則是展現大方的一面。我們希望透過多元的活動讓每個孩子盡可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發揮所長的舞台,每個孩子都能慢慢培養出自己的自信心。
我們認識新設學習區-測量區的工作內容,老師介紹了非標準測量工具-積木、吸管、冰棒棍、迴紋針、白板筆、竹叉……,還有標準測量工具-直尺、捲尺、布尺。老師也設計了測量學習單,請孩子利用不同測量工具測量物品後,在學習單上貼圖片、畫圖、寫數字記錄。透過日前與測量有關的主題活動,老師希望能增強孩子測量能力的準確性,透過安排學習區活動,讓孩子可以有更多時間練習,孩子間可以互相模仿學習,老師也能仔細地觀察指導。
我們透過量一量的活動,增加孩子們測量的經驗,孩子分組利用塑膠繩幫好朋友量出身高的長度,用筆在繩子上做下記號,再用自己製作的尺量量看繩子有多長,來了解好朋友的身高;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孩子覺察到自己製作的尺和標準工具的尺量測出來是有落差的,進而再仔細觀察尺上面的刻度有分成寫上數字的公分,公分之間還有更小的公釐,不過對孩子來說,能有一些公分的單位概念就很不錯囉。我們將孩子量測後的塑膠繩放在大海報紙上比較看看,大家發現長短有差異,就跟每個人的身高有差別一樣,孩子們可以清楚比較看看誰比較高誰比較矮,老師也和孩子討論,讓孩子理解影響身高的因素有很多,如果有著良好的睡眠、飲食和運動,每年的自己都有穩定長高那就是健康的喔!
.jpg)
留言
張貼留言